前言
在營建工程中,模板支撐的穩定性與施工品質息息相關,一旦配置不當,極可能導致重大災害。從混凝土澆置到模板拆除前,每一道工序都牽動結構安全與成品品質。本篇文章由結構技師角度出發,彙整七個常見問題,幫助您在施工前即掌握模板受力背後的設計邏輯與風險關鍵。
延伸閱讀:《模板工程缺失的原因及預防:模板計算檢核與施工管理的重要性》、《模板支撐應力計算與施工指南:檢核與施工必知要點》
常見問題1、混凝土澆置速度會影響模板安全嗎?
是的,澆置速度過快會影響模板的安全性。當混凝土快速灌注時,尚未硬化的混凝土會對模板產生側向壓力。這種壓力接近流體狀態,尤其在牆模或柱模中影響更為劇烈。
根據規範,混凝土的側壓與澆置速度成正比,若澆置高度過高或泵送流速過快,就會造成模板結構超出設計負荷,進而產生變形、破裂或爆模的情況。
💡小潔技師叮嚀
除非採特殊抗壓模板或快速滑模施工,建議控制澆置速率在 1.5m/hr 以下,並進行分層澆置、錯開澆置方向。
同時應在澆置前確認模板系統與支撐穩定,避免澆置時造成局部集中壓力。

常見問題2、模板系統有需要橫撐或斜撐嗎?
不一定。模板支撐系統是否需要設置橫撐與斜撐,需視高度與穩定需求而定。
根據《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》第55條規定,當模板支撐高度超過 3.5 公尺時,應每隔 2 公尺加設一層水平繫桿,以維持整體穩定、避免側傾與倒塌。對於未達 3.5 公尺的模板支撐,雖無硬性要求設繫桿,但在下列情況仍建議加設橫撐或斜撐來提升安全性:
- 結構配置不對稱、載重偏心
- 支撐架體採多層或集中配置
- 施工中可能受到撞擊、震動或風壓影響
- 地坪不平、基礎不穩固等條件不佳時
另外,斜撐的設置雖非強制條文,但當支撐系統高度較高或需防止側移時,建議配置與地面成約45度的斜撐,並確實錨定於穩固構件上。
💡 小潔技師叮嚀
橫撐應確實固定於主要支柱的節點位置,不可僅以夾掛、懸吊或單側接點處理,否則將無法提供有效的穩定作用。特別是在支撐高度超過六公尺、或採排架堆疊方式搭設時,建議由結構技師進行整體穩定設計與圖說審查,確保現場安全無虞。

常見問題3、模板可以只撐一排嗎?
實際上,現行法規並未禁止模板只設一排支撐的做法。但從結構設計與施工安全角度來看,這樣的配置仍存在潛在風險。
主要問題不在於支撐立柱的結構強度,而在於被支撐的模板構件可能因此形成懸臂狀態。原本應為兩側簡支的模板構造,若僅配置單排支撐,未支撐的模板呈現懸空狀態,模板就會呈現懸臂受力的形式,進而導致彎矩增大、撓度增加,甚至發生局部跑模或爆模的風險。
尤其在梁底、平台邊緣或有不對稱荷重的情況下,若僅設單排支柱,模板支撐效果將大打折扣。此外,懸臂型模板也較難有效傳遞混凝土側壓力與振動力,對整體結構品質不利。
💡小潔技師叮嚀
若現場確實因施工空間受限而無法設多排支撐,建議由技師協助檢討模板彎矩與撓度需求,必要時須加大模板斷面,確保施工安全。
常見問題4、模板系統層數有規定嗎?
法規雖未明確要求構造層數,但從結構行為的角度來看,分層設計是控制模板撓度、提升整體勁度與有效分散荷重的核心關鍵。每一層構造都在傳力路徑中扮演不同角色,若層數配置不足,將可能導致模板過度變形、模板失穩,甚至混凝土澆置後產生成型缺陷。
以常見的牆模或梁模為例,最內側的襯板直接承受混凝土澆置時產生的側壓與自重,是變形控制的第一道防線。其後設置的背撐材可提升襯板勁度、控制單塊模板的撓度;貫材則做為背撐材的支承點,並將其有效傳遞至支撐系統。這樣的分層設計可讓每一層構件僅承擔其分配內力,避免單一構件承受過大彎矩或剪力,提升系統整體勁度與穩定性。
💡小潔技師提叮嚀
隨著模板跨距加大或澆置高度增加,若仍使用單層構造或過於簡化的模板組成,將無法有效抵抗混凝土側壓與施工動載,進而造成跑模、漏漿或混凝土成型變形等問題。
因此,實務設計應依模板尺寸、澆置條件與構件受力需求,合理配置各層構造組成,並視需要由技師進行檢討與優化。
常見問題5、如果模板支撐下方為挑空區,模板怎麼配置?
當模板下方缺乏可直接支撐的樓板或基礎結構時,就必須設法將混凝土重量與模板自重有效傳遞至下方穩固點。這種情況最常出現在樓梯平台、挑空大廳、電梯井或地下室開口等區域。
在實務上,可選用滿堂排架或鋼管圓盤式施工架,自下層樓板或其他穩定結構處向上搭設,跨越空間形成穩定的支撐體系,最上層則以 H 型鋼及木梁做為模板支撐的承載面。這些系統具備模組化、高載重、高調整彈性等特性,能有效支撐高架模板,並搭配橫向與斜向繫桿強化整體剛性。
💡小潔技師叮嚀
無論採用何種方式,只要模板下方無直接支撐樓板,皆應進行模板支撐設計與穩定性檢核,並確保力的傳遞路徑連續、構件強度足夠疵。
常見問題6、模板支柱可以使用木材或其他材料嗎?
模板支柱雖以鋼管支柱最常見,但法規並未限定只能用鋼材。原則上,只要材料具備足夠承載力、穩定性與耐久性,且透過結構計算與實測證明安全,就可作為模板支撐構件。然而,各種材料仍必須符合《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》的專章規定,條文對不同材料設下了最低門檻。
💡小潔技師叮嚀
若以木材支柱為例,單根淨高須小於4m,且最小斷面積須大於31.5 cm²。木材以連接方式使用時,每一支柱最多僅能有一處接頭。若以對接方式連接使用時,應以二個以上之接合板固定。且木材上端支以貫材時,也應使用接合板將上端固定於貫材。
常見問題7、可調鋼管支柱插銷可以用鋼筋替代嗎?
不行!依據《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》,調整可調鋼管支柱高度時,必須使用「制式之金屬附屬配件」,禁止以鋼筋等替代。
這項規定並非形式要求,而是因為原廠插銷的材質強度、直徑公差與孔位貼合度都經過相關試驗驗證,確保插銷在受剪力時能避免產生非預期的變形或斷裂。同時原廠件表面多採鍍鋅或熱處理以降低鏽蝕風險,並大多附有產品證書供監造查驗。反觀現場臨時切割的鋼筋,受荷可能容易鬆動滑脫,嚴重時可能發生剪力斷裂。因此,請務必使用原廠制式插銷。

結語|每一根模板支撐,都是安全的關鍵環節
每一根模板支撐,不只是撐起混凝土,更是撐起施工安全與成品品質。如果您正面對挑高空間、複雜模板、或無樓板支撐的結構挑戰,我們提供模板應力分析與穩定性計算服務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